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对实验室检测及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吴晓燕
陈松劲
倪侃翔
机构
[1]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嘉兴市第二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耐药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及静脉导管中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情况,生物膜形成对实验室细菌鉴定、耐药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VITEK-AMS系统不能鉴定或药敏结果的表皮葡萄球菌,采用刚果红法检测生物膜形成,并对其进行药敏结果的分析。结果:VITEK-AMS系统不能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共有33株,产生生物膜的24株,占72.73%(24/33),其中来自血液标本7株,占29.14%(7/24),来自静脉导管有17株,占70.83%(17/24),且其氨苄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青霉素G与未产生物膜表皮葡萄球菌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P<0.05)。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膜后,可导致VITEK-AMS系统报告"不能鉴定细菌"(UIO)或"阳性生长孔生长不良",同时对其耐药性有一定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12 / 11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细菌生物膜及其临床意义 [J].
刘家云 ;
马越云 ;
丁振若 ;
郝晓柯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 (05) :494-497
[2]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与生物材料感染 [J].
张良 ;
黄云超 .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6, (03) :194-196
[3]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加替沙星透过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J].
刘皈阳 ;
张梅 ;
王睿 ;
裴斐 ;
方翼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07) :725-727
[4]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医院感染180例临床分析 [J].
江晓平 ;
魏雪芬 ;
赵先颖 ;
苏菲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2) :76-77
[5]   细菌鉴定仪出现“不能鉴定细菌”的处理 [J].
钟步云 ;
孔海深 ;
徐林燕 ;
林林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0, (06) :53-53
[6]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叶应妩;王毓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7]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infections [J].
Vuong, C ;
Otto, M .
MICROBES AND INFECTION, 2002, 4 (04) :48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