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的遗传度及父母之间的交互作用

被引:5
作者
程辉 [1 ]
黄悦勤 [1 ]
刘肇瑞 [1 ]
刘宝花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2]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人格障碍; 人格诊断问卷; 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 遗传度; 流行病; 横断面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91 [人格障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从群体的角度研究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PD)的遗传度及父母在子女人格障碍发生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的25所中学,对抽取学校的所有高三学生(N=9892)及他们的父母进行调查(其中人格障碍病例组共181人,对照组共2605人)。以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 Disorder Examination,IPDE)、人格诊断问卷(PersonalityDiag-nositic Questionnaire-4,PDQ-4)、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gma Minnenav Bardndosnaupp for-stran,EMBU)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为工具,利用现况研究资料和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计算人格障碍的遗传度并分析父母在子女人格障碍发生过程中的交互作用。结果:总体PD的遗传度>0.7,各组PD的遗传度均>0.3。单独父亲人格障碍与子女人格障碍的关联强度比值比为12.9;单独母亲人格障碍与子女人格障碍的关联强度比值比为3.3;父母同为人格障碍与子女人格障碍的关联强度比值比为123.2。结论:遗传因素在人格障碍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父亲和母亲对子女人格障碍的发生具有交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85 / 5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logistic回归模型中交互作用的分析及评价
    邱宏
    余德新
    王晓蓉
    付振明
    谢立亚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8, (09)
  • [2] 人格障碍与神经症对精神分裂症遗传效应比较
    周勤学
    张群会
    [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1, (04) : 235 - 235
  • [3] 理工科一年级大学生人格障碍及其危险因素的现况调查
    黄悦勤
    李立明
    刘秀芬
    董问天
    许又新
    [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0, (01) : 43 - 45
  • [4] 美国人格诊断问卷(PDQ-R)在中国的试测
    黄悦勤
    董问天
    王燕玲
    崔玉华
    许又新
    韩菁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05) : 7 - 9+64
  • [5] 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在中国的初步应用
    韩菁
    许又新
    崔玉华
    黄悦勤
    董问天
    胜利
    [J].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8, (03) : 44 - 46
  • [6] 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
    岳冬梅
    李鸣杲
    金魁和
    丁宝坤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03) : 97 - 101+143
  • [7] 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试用报告
    张津萼
    宋燕华
    张艾琳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02) : 57 - 59
  • [8] 流行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李立明主编, 1999
  • [9] Normal and Abnormal Personality Traits: Evidence for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Relationships in the Minnesota Study of Twins Reared Apart[J] . Kristian E.Markon,Robert F.Krueger,Thomas J.Bouchard,Irving I.Gottesman.Journal of Personality . 2002 (5)
  • [10] Premorbid conditions and precipitating events in early-onset panic disorder
    Venturello, S
    Barzega, G
    Maina, G
    Bogetto, F
    [J].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2002, 43 (01) : 28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