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 条
科学技术有效流动与区域间非行政壁垒
被引:5
作者:
王嵩
[1
]
张建清
[2
]
范斐
[1
]
周雅慧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科学技术流动;
Romer模型;
引力模型;
地理壁垒;
经济壁垒;
技术壁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协同创新要求突破创新主客体间壁垒,促进科学技术的有效流动以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构建了区域间科学技术流动潜力的引力模型,通过地区间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技术距离矩阵,计算不同区域技术吸收水平,并利用改进的Romer模型计算了科学技术流动的地理壁垒、经济壁垒和技术壁垒。结果表明:①就全国整体而言,地理壁垒的约束作用最强,但在2009年以后弱化。技术壁垒的约束作用最小,在2014年以后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经济差距壁垒的变化趋势与总壁垒相同,是后期影响科学技术有效流动的最主要因素。中国科学技术流动的总壁垒呈现出在波动中减小的趋势,并先后由地理壁垒、经济壁垒和技术壁垒主导;②从空间上看,阻碍科学技术流动的非行政壁垒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东北及西部沿边地区地理壁垒较为突出,东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壁垒更为明显,而技术壁垒则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南地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间科学技术高效合理流动。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2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