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空间的基本类型、商业模式与理论价值

被引:38
作者
林祥
高山
刘晓玲
机构
[1]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关键词
创客空间; 创客运动; 创新创业; 商业模式;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6.06.016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创客空间是为了提高全民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成为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的源泉。基本类型包括"自己玩"型与"集体玩"型、兴趣型与创业型、综合型与专业型、无配套型与有配套型。创客空间可以办成公益非盈利组织,但商业化却是其发展趋势,应当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创客空间商业模式主要有:工具服务+社交服务+知识服务+创投服务,创客空间+购物中心,创客空间+实验室,创客空间+互联网。创客空间是对开放式创新理论、隐性知识理论、民间创新理论的应用性实践,也是对开放式创新理论、隐性知识理论、民间创新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23 / 9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何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之“特色” [J].
林祥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06) :801-809+823
[2]   众创的概念模型及其理论解析 [J].
刘志迎 ;
陈青祥 ;
徐毅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 (02) :52-61
[3]   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运动与创客空间 [J].
徐思彦 ;
李正风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12) :1789-1796
[4]   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 [J].
宋刚 ;
张楠 .
中国软科学, 2009, (10) :60-66
[5]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 [J].
宋刚 ;
唐蔷 ;
陈锐 ;
纪阳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 (02) :28-33
[6]   草根创新全球互动——联合国亚太地区技术转移中心民间创新大会会议侧记 [J].
王晓文 ;
尹珏林 .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8, (05) :42-45
[7]  
企业核心资源理论与战略[M]. 人民出版社 , 林祥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