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河口湿地芦苇的生长及生物量研究

被引:29
作者
邵成,陈中林,董厚德
机构
[1] 辽宁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湿地;芦苇;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9.714.2 [];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本文研究了辽河河口湿地不同环境芦苇的生长及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区域内芦苇的高度和径向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但芦苇密度增加,污染对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均无明显影响。农业开发区域芦苇地上生物量最低。自然区域内的芦苇在高度、直径、密度和地上生物量方面都比较稳定,除密度外,其它指标在6个样地中均较高,表明石油及农业开发不同程度上影响芦苇生长,自然区域芦苇生长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不同生境芦苇的营养成分分析 [J].
杨海莲,陈国仓,张承烈 .
草业学报, 1994, (01) :1-6
[2]   辽河三角洲的自然资源与区域开发 [J].
肖笃宁 .
自然资源学报, 1994, (01) :43-50
[3]   芦苇耐脱水能力的生理生态学分析 [J].
张承烈 ;
周瑞莲 ;
陈国仓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2, (04) :311-316
[4]  
辽宁植被区划[M]. 辽宁大学出版社 , 董厚德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