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5-2007年度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12
作者
刘艳芳 [1 ]
齐顺祥 [1 ]
刘兰芬 [1 ]
郭瑞玲 [2 ]
韩光跃 [3 ]
机构
[1]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防治所
[2] 邯郸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河北医科大学病原生物教研室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流行病学; 病原学; 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1.7 [流行性感冒];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河北省流感流行特征、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为流感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流感监测网络,收集2005-2007年度河北省流感或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资料,对流行病学,病原学以及流感暴发疫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采集ILI咽拭子标本用MDCK(Madin Darby Canine Kidney)细胞分离病毒,血凝抑制(Hemasslutination Inhibition,HI)试验鉴定病毒型别。结果2005-2007年两个流行期河北省ILI就诊百分比分别为4.50%和3.22%,按月统计ILI就诊百分比高峰出现在2005年12月和2007年1月;2005-2006年流行期采集ILI咽拭子标本938份,分离到流感病毒92株,分离率为9.81%。H1N1亚型57株占61.96%,H3N2亚型6株占6.52%,B型29株占31.52%。2005年11-12月为H1N1亚型;2006年1-2月为H1N1、H3N2亚型和B型同时流行,仍以H1N1亚型为主;进入3月后,H1N1亚型和B型同时流行,但B型已明显上升为优势株。2006-2007年流行期采集标本727份,分离到流感病毒88株,分离率为12.10%,H1N1亚型21株占23.86%,H3N2亚型66株占75.00%,B型1株占1.14%,H3N2亚型毒株为优势株。结论2005-2007年流行期河北省流感流行高峰为当年12月或次年1月。先后出现H1N1、H3N2和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流感病毒优势株发生了交替变换。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2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福州市2005年流感病原学与血清学监测分析 [J].
杨建娜 ;
陈艳 ;
徐珊 ;
姚栩 .
实用预防医学, 2007, (01) :105-106
[2]   2005年湖南省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监测结果与分析 [J].
刘运芝 ;
龙智钢 ;
张红 ;
戴德芳 ;
王媛 ;
陈长 ;
黄一伟 ;
黄铭华 ;
夏伟 .
实用预防医学, 2006, (06) :1521-1522
[3]   4起学校甲3型流感爆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控制措施效果研究 [J].
宋俐 ;
谭兆营 ;
朱凤才 ;
刘社兰 ;
李亮 .
疾病控制杂志, 2005, (06) :68-71
[4]   中国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J].
张静 ;
杨维中 ;
郭元吉 ;
徐红 ;
张烨 ;
李梓 ;
郭俊峰 ;
王敏 ;
梁国栋 ;
王文杰 ;
李正懋 ;
孙新华 ;
肖东楼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6) :9-13
[5]   中国2002~2003年度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 [J].
徐红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11) :39-42
[6]  
流行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李立明主编, 2003
[7]  
Evolution of human influenza A viruses in nature: recombinationcontributes to genetic variation of H1N1 strains. Young J,Palese P.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