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64
作者
魏巍 [1 ,2 ]
许艳丽 [1 ]
朱琳 [3 ]
韩晓增 [1 ]
Li S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院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东京大学
[4]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作物遗传研究中心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微生物群落; Real-time PCR; DGGE;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区,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了无施肥(NF)、单施N、P化肥(NP)以及化肥配施有机猪粪肥(NPM)等3种长期施肥措施对黑土区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密度和结构的影响。Real-time PCR方法定量NF、NP及NPM措施土壤细菌群落基因组DNA质量分别为381、1 351和1 773 ng g-1干土,真菌群落基因组DNA质量分别113.3、127.3和20.6 ng g-1干土,真菌与细菌的比率分别为0.31、0.09和0.01,NPM措施显著低于另两种施肥方式(p<0.05)。DGGE方法研究表明,NP和NPM措施不能改善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及优势菌优势程度;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NP和NPM措施均可改变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构成,且真菌群落的变化更为显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NP和NPM措施下细菌群落结构较相近,其相似系数为0.89,真菌群落中NP措施与NF措施相近,相似系数为0.63,高于NP与NPM措施的相似系数0.51。上述结果表明有机猪粪肥的长期施用可以显著降低黑土农田土壤真菌与细菌的比率,且明显地改变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372 / 3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长期定位施肥对红壤地区连作花生生物学性状和土传病害发生率的影响 [J].
王小兵 ;
骆永明 ;
李振高 ;
刘五星 ;
何园球 .
土壤学报, 2011, 48 (04) :725-730
[2]   土壤镰孢菌Real-Time QPCR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J].
魏巍 ;
许艳丽 ;
刘金波 ;
李春杰 ;
韩晓增 ;
李文滨 ;
李淑娴 .
大豆科学, 2010, 29 (04) :655-658+662
[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镰孢菌研究中的应用 [J].
魏巍 ;
许艳丽 ;
朱琳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9, 25 (02) :181-187
[4]   长期施肥对农田黑土微生物活力与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白震 ;
张明 ;
闫颖 ;
李维福 ;
张旭东 .
土壤学报, 2009, 46 (01) :107-116
[5]   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黑土肥力的影响 [J].
侯雪莹 ;
韩晓增 ;
王树起 ;
宋春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 (06) :99-103
[6]   东北黑土区土壤资源现状与存在问题 [J].
魏丹 ;
杨谦 ;
迟凤琴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6, (06) :69-72
[7]   施用秸秆堆腐肥对黑土农田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 [J].
王洋 ;
齐晓宁 ;
王其存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04) :138-140
[8]   中国黑土退化现状与防治对策 [J].
于磊 ;
张柏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1) :99-103
[9]   长期培肥黑土脲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李东坡 ;
武志杰 ;
陈利军 ;
杨杰 ;
朱平 ;
任军 ;
彭畅 ;
高红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2) :2208-2212
[10]  
Responses of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 to different long-term fertilizer strategies in the soybean phase of a soybean–wheat–corn rotation[J] . Fengjuan Pan,Neil B. McLaughlin,Qing Yu,Allen G. Xue,Yanli Xu,Xiaozeng Han,Chunjie Li,Dan Zhao.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 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