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行为模式检验

被引:17
作者
刘浩
原毅军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共生; 主质参量;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10.03.009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将会是中国产业结构演化调整的最佳状态。为深入剖析目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关系,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主质参量构造面板数据,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行为模式及地区差异进行判定和甄别。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处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存度要大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存度;各省市地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差异较大,东、中、西部地区的共生状态渐次恶化,部分中西部省份甚至出现了反向共生现象;样本时段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度和共生系数波动不定,2005年出现实质性转折。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 [J].
胡晓鹏 ;
李庆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2) :33-46
[2]   基于共生理论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合作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唐强荣 ;
徐学军 .
工业技术经济, 2008, 27 (12) :81-83
[3]   产业共生: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 [J].
胡晓鹏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9) :118-128
[4]   制造企业与物流服务企业的共生关系 [J].
聂娜 ;
王笃鹏 ;
周晶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S2) :409-412
[5]   基于交易成本的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共生模式 [J].
徐学军 ;
冯骥龙 ;
何来刚 .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09) :171-173
[6]   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共生行为模式选择机制分析 [J].
杜珠英 ;
何来刚 .
现代商业, 2007, (17) :21-22
[7]  
共生理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袁纯清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