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输送无机氮的影响——1968~1997年的时间变化分析

被引:41
作者
晏维金
章申
王嘉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氮; 无机氮;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化肥; 长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2 [环境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研究长江流域 1 968~ 1 997年氮的输入、输出、平衡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表明长江流域 1 997年氮的输入量、输出量和储存量分别为 1 0 .0× 1 0 9、 6.7× 1 0 9、和 3.5× 1 0 9kg,分别是 1 968年氮输入量、输出量和储存量的 4、 5和 3倍。在氮的输入中 ,1 977年以前 ,长江流域氮输入主要是生物固氮 ,年均固氮量约 1 .0× 1 0 9kg;而在 1 985年后 ,化学氮肥年均输入量约5 .0× 1 0 9kg,占总氮输入的 5 0 %以上。在氮的输出中 ,1 997年通过长江大通站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 ( DIN)的浓度和通量分别是 1 .60 mg/ L和 1 .40× 1 0 9kg,从 1 968年到 1 997年约增加了1 0倍 ;大约 2 5 %的氮输入通过长江输送到东海 ,约 33%的氮输入通过反硝化和氨挥发进入大气中 ,剩余 42 %的氮输入储存在流域内。研究发现 ,长江流域的氮输入量 ,特别是化肥氮的输入量 ,是造成长江输送无机氮通量上升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504 / 5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长江流域水资源特点及可持续利用 [J].
郭海晋 ;
姜兆雄 .
人民长江, 1999, (03) :2-4+52
[2]   中国氨的排放强度地理分布 [J].
王文兴 ;
卢筱凤 ;
庞燕波 ;
汤大纲 ;
张婉华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1) :3-8
[3]   衡山地区酸性降水来源和成因的研究 [J].
王玮 ;
张孟衡 ;
庞燕波 ;
王文兴 .
环境科学学报, 1992, (01) :48-57
[4]   华南地区高山酸沉降化学研究 [J].
王美蓉 .
环境科学学报, 1992, (01) :37-47
[5]   我国南亚热带闽、滇地区降雨中养分含量的研究 [J].
刘崇群 ;
曹淑卿 ;
陈国安 .
土壤学报, 1984, (04) :438-442
[6]   武汉东湖湖区降水中的氮含量及其变化的研究 [J].
刘衢霞 ;
卢奋英 ;
惠嘉玉 .
海洋与湖沼, 1983, (05) :454-459
[7]  
中国土壤氮素.[M].朱兆良;文启孝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8]  
化学元素水环境背景值研究.[M].章申等主编;.测绘出版社.1990,
[9]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
[10]  
Nutrient budgets and biogeochemistry in an experimental agricultural watershed in Southeastern China.[J].Weijin Yan;Chengqing Yin;Shen Zhang.Biogeochemistry.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