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热环境时空分异与区划

被引:47
作者
乔治
田光进
机构
[1] 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热环境; 区划; 空间主成分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城市热环境空间区划是采用分区管理的思路来缓解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热环境之间矛盾的技术基础。本文构建城市热环境区划模型的思路为:(1)将不同时相的MODIS地表温度数据产品进行正规化、分级,分析2008年北京城市热环境时空分布特征。(2)构建城市热环境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并通过空间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到热环境影响主成分因子。(3)通过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利用热环境影响主因子,进一步对热环境进行空间区划。结果表明,北京夜间较白天城市热岛分布层次感明显,夏季白天较其他季节高温区聚合程度高。区域下垫面组成要素直接影响热环境,北京城市热环境的主成分因子依次为植被覆盖、地形地貌、城市下垫面建设规模和人为热排放,并依此将北京划为7个热环境区域,根据各个分区热环境成因机制差异分别提出热环境改善和调控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715 / 734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城市景观格局对热环境影响遥感研究 [J].
王红红 ;
邢立新 ;
潘军 ;
乔振民 ;
李淼淼 ;
李鹏飞 ;
崔承宝 .
环境保护科学, 2012, 38 (04) :44-48
[2]   基于景观格局的城市热岛研究进展 [J].
陈爱莲 ;
孙然好 ;
陈利顶 .
生态学报, 2012, 32 (14) :4553-4565
[3]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分析 [J].
蒋晶 ;
乔治 .
遥感信息, 2012, 27 (03) :105-111
[4]   北京城区城市热岛的多时空尺度变化 [J].
张佳华 ;
孟倩文 ;
李欣 .
地理科学, 2011, 31 (11) :1349-1354
[5]   基于MODIS数据的长株潭地区NDBI和NDVI与地表温度的关系研究 [J].
历华 ;
柳钦火 ;
邹杰 .
地理科学, 2009, 29 (02) :262-267
[6]   基于SOFM的区域界线划分方法 [J].
郝成元 ;
吴绍洪 ;
李双成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5) :121-127
[7]   基于MODIS地表温度产品的北京城市热岛(冷岛)强度分析 [J].
王建凯 ;
王开存 ;
王普才 .
遥感学报, 2007, (03) :330-339
[8]   基于RS与GIS的北京市热岛研究 [J].
张兆明 ;
何国金 ;
肖荣波 ;
王威 ;
欧阳志云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7, (01) :107-110
[9]   一种改进人口数据空间化的方法:农村居住地重分类 [J].
杨小唤 ;
刘业森 ;
江东 ;
罗春 ;
黄耀欢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3) :62-69
[10]   北京城市化进程与热岛强度关系的研究 [J].
林学椿 ;
于淑秋 ;
唐国利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07) :88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