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权与互联网国际行为准则的制定

被引:5
作者
王虎华
张磊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关键词
国家主权; 互联网; 国际行为准则; 网络主权; 斯诺登;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5.12.002
中图分类号
D996 [国际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斯诺登事件"折射出互联网国际行为准则的缺失。这种缺失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严重的分歧所导致。针对国家的行为准则是互联网国际行为准则的重点内容,但国际法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具体建树。因此,只能适用一般国际法,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鉴于该原则的权威性以及南北双方的基本立场,以国家主权作为起点推动互联网国际行为准则的制定是比较可行的。国家主权在互联网领域表现为国家网络主权。尽管各国对于网络主权的理解与实践存在分歧,但从整体而言,以网络主权为基础推动互联网国际行为准则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认可与坚持国家网络主权的基础上,对中国、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而言,应该以缩短技术差距为条件,以选择适当平台为载体,以寻找利益平衡点为突破口推动制定互联网国际行为准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塔林网络战国际法手册》的网络主权观评介 [J].
朱莉欣 .
河北法学, 2014, 32 (10) :130-135
[3]   论网络主权与新的国家安全观 [J].
李鸿渊 .
行政与法, 2008, (08) :115-117
[4]   互联网背景下国家信息主权问题研究 [J].
任明艳 .
河北法学, 2007, (06) :71-74+94
[5]  
思科否认参与“棱镜”项目[N]. 杨兰.证券时报. 2013 (A10)
[6]  
卷入“棱镜门”的那些公司[N]. 杨兰.证券时报. 2013 (A09)
[7]  
“棱镜”曝光者披露更多监视内幕[N]. 徐超.新华每日电讯. 2013 (008)
[8]  
美军网络战概念“升级”的背后[N]. 李大光.解放军报. 2011 (012)
[9]  
中国互联网状况[N]. 人民日报. 2010 (014)
[10]  
国际公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虎华,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