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定量分析

被引:8
作者
房吉
沈正平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江苏徐州
[3] 淮海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江苏沿海经济带; 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 空间差异; 定量分析;
D O I
10.19629/j.cnki.34-1014/f.2007.04.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江苏沿海经济带既是我国发达沿海中的“断裂带”,也是发达江苏省中的欠发达地区。文章首先构建用来定量分析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指标体系;接着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2005年这一经济带中17个样本(县、县级市、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计算,得出各样本的得分;然后,以所有样本的3个公因子与各自贡献率之积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将其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划分为4种类型,并相应作出评价;最后,将江苏沿海经济带与沿江开发地区作了扼要对比。主要结论有:江苏沿海经济带内绝大多数县(县级市、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并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南通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后各县(县级市、市区)与其差距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苏北县域为例 [J].
张可远 ;
沈正平 .
人文地理, 2005, (03) :126-128+58
[2]   沿海经济低谷地区的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 [J].
张落成 ;
吴楚材 .
地理研究, 2002, (06) :791-799
[3]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状况以及经济低谷地区的崛起 [J].
张落成 ;
吴楚材 ;
季子修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3) :203-208
[4]   中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 [J].
沈正平 ;
马晓冬 ;
戴先杰 ;
翟仁祥 .
经济地理, 2002, (01) :32-36
[5]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J].
李小建 ;
乔家君 .
地理学报, 2001, (02) :136-145
[6]   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 [J].
陆大道 ;
刘毅 ;
樊杰 .
地理学报, 1999, (06) :496-508
[7]  
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研究[D]. 屠高.河海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