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中游底栖动物分布及其与栖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23
作者
王皓冉
陈永灿
刘昭伟
朱德军
段亚飞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牡丹江; 大型底栖动物; 典范对应分析; 栖息地环境因子; 河流等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13年秋季对牡丹江中游的3条河流(牡丹江、蛤蟆河、卧龙溪)150km河段进行大型底栖动物野外采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8种,隶属于3门5纲11目16科,其中昆虫纲(Insecta)、腹足纲(Gastropoda)和寡毛纲(Oligochaeta)物种居多.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主要的栖息地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指数等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评价河流等级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流速、溶解氧、底质中的砾石含量是牡丹江中游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关键栖息地环境因子,河流等级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有一定影响,牡丹江干流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高于支流,平均生物密度低于支流,且河流间等级差距越大,差异越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197 / 12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五种底栖动物对优控污染物的敏感性评价 [J].
王伟莉 ;
闫振广 ;
何丽 ;
王晓南 ;
孟双双 ;
郑欣 ;
刘征涛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10) :1856-1862
[2]   不同类群水生昆虫群落间的一致性以及空间和环境因子的相对作用 [J].
秦春燕 ;
张勇 ;
于海燕 ;
王备新 .
生物多样性, 2013, 21 (03) :326-333
[3]   洞庭湖典型断面底栖动物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J].
汪星 ;
郑丙辉 ;
刘录三 ;
王丽婧 ;
李利强 ;
黄代中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12) :2237-2244
[4]  
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廖一波,寿鹿,曾江宁,高爱根.应用生态学报. 2011(09)
[5]  
滇池流域入湖河流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J]. 蔡佳亮,苏玉,文航,王东伟,黄艺.环境科学. 2011(04)
[6]   嘉陵江出口段三类水体蓝绿硅藻优势种变化机理 [J].
郭蔚华 ;
李楠 ;
张智 ;
曾晓岚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1) :51-56
[7]   长江故道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资源衰退原因分析 [J].
潘保柱 ;
王海军 ;
梁小民 ;
王宗兴 ;
舒凤月 ;
王洪铸 .
湖泊科学, 2008, (06) :806-813
[8]   典型河床底质组成中底栖动物群落及多样性 [J].
段学花 ;
王兆印 ;
程东升 .
生态学报, 2007, (04) :1664-1672
[9]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溪流健康 [J].
王备新 ;
杨莲芳 ;
胡本进 ;
单林娜 .
生态学报, 2005, (06) :1481-1490
[10]   长江口河口锋区浮游动物生态研究Ⅰ生物量及优势种的平面分布 [J].
陈亚瞿,徐兆礼,王云龙,胡方西,胡辉,谷国传 .
中国水产科学, 1995, (01) :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