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利益与谈判能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治经济学

被引:46
作者
管清友
王亚峰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2] 山东省枣庄市中实会计师事务所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利益关系; 谈判能力; 权贵阶层; 制度变迁;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03.01.004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与农村基层政治治理格局存在着密切的逻辑联系,经济地租成为基层组织经济权力的实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必然的一种寻租行为。在土地流转的实际操作中,地方既得利益集团既然不能用直接手段反对或者拒绝,那么采用热农地“流转”冷界定土地权利,或者是先流转后界定权利就成了维护自身局部短期利益的主要手段。农地制度改革不仅仅难在是利益之争,关键是在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下,而又要依靠这些既得利益集团来实现这种制度变迁。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如果要实现显著的效率优化,就必然要求有外来的强大的权利资源对制度变迁的目标和过程予以引导,中央政府应充当这一主体,从农民整体、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目标来考虑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由财政压力引发的农民超负担:一个解释 [J].
管清友 ;
邵鹏 .
上海经济研究, 2002, (07) :21-27
[2]   新形势下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尤为重要 [J].
王景新 .
中国农村经济, 2001, (10) :4-10
[3]   论农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 [J].
季虹 .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10) :28-31
[5]   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的转型阶段 [J].
黄志冲 .
唯实, 2000, (10) :38-42
[6]   乡村“三提五统”的理论、政策与实践 [J].
张岸元 ;
白文波 .
战略与管理, 2000, (01) :38-41
[7]   “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 [J].
温铁军 .
读书, 1999, (12) :3-11
[8]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问题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杨德才著, 2002
[9]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叶剑平等编著, 2000
[10]  
走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迟福林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