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粮食生产的多尺度及关联动态分析

被引:17
作者
张杰 [1 ]
卢李朋 [1 ]
姜朋辉 [1 ]
江进德 [2 ]
朱晓磊 [1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多尺度; Mann-Kendall法; 小波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粮食; 湖北省;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7.016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采用湖北省1978—2011年时间序列的粮食产量基础数据,在对粮食产量时空尺度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粮食产量及其相关的9个变量的历史数据作为样本建立粮食生产灰色系统模型,分3个时段对粮食生产驱动机制进行阐析,以期为相关部门的生产决策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①1978—2011年,湖北省粮食产量波动起伏,总体呈上升态势,近年来波动趋缓;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及单产曲线的动态变化趋势不甚一致;湖北省34年时间序列粮食产量历史变化主要存在25年和16年左右的年代际振荡周期。②湖北省17个市(州)的人均粮食拥有量及年均增长率空间尺度差异明显。③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是湖北省粮食生产的三大驱动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潜力及政策措施 [J].
郑鹏 ;
黄良港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06) :657-660
[2]   中部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及粮食生产的影响 [J].
闫梅 ;
黄金川 ;
彭实铖 .
经济地理, 2011, 31 (07) :1157-1164
[3]   我国区域粮食安全演变:1949—2008 [J].
张利国 .
经济地理, 2011, 31 (05) :833-838
[4]   省域粮食单产水平与波动状况研究 [J].
李靖 ;
孙晓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4) :76-80
[5]   区域粮食安全的内涵、评估方法及保障措施 [J].
马树庆 ;
王琪 .
资源科学, 2010, 32 (01) :35-41
[6]   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特征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J].
胡文海 .
地理研究, 2008, (04) :885-896
[7]   自然灾害对湖北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J].
罗小锋 .
灾害学, 2007, (02) :109-113
[8]   湖北省雨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区划 [J].
刘敏 ;
杨宏青 ;
向玉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5) :476-481
[9]   未来中国的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食物保障 [J].
陈百明 .
地理研究, 2002, (03) :294-304
[10]   再论人均400公斤粮食必不可少 [J].
中国农业科学院《食物发展研究》课题组 .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1, (04)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