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综合防御集成技术机制及在华北冬麦区的示范应用研究

被引:10
作者
霍治国
李世奎
安顺清
薛昌颖
朱自玺
吴乃元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省泰安农业气象试验站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河南郑州,山东泰安
关键词
冬小麦; 干旱; 防旱抗旱集成技术;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论文将底墒效应利用技术、土壤深松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有限水分胁迫效应利用技术、喷施多功能防旱剂五项单项抗旱技术在冬小麦播前及各个发育阶段适时、适地综合集成,并给出了应用量化指标。于1998~2000年在河南、河北、山东省进行示范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冬小麦干旱综合防御集成技术是通过各单项抗旱技术触发和优化冬小麦找水、增水、保水、节水、控水的五种水分利用机制,发挥了植物生理生态、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水库、麦田小气候效应和化学制剂喷施等多种防旱抗旱的效能,时间贯穿于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可实现持续防旱抗旱。集成技术具有比各单项技术更显著的增产、节水效果。在两个典型大旱年的情况下,集成技术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6%~53.7%,平均提高27.7%;小麦增产7.0%~42.3%,平均增产16.6%;每公顷增加纯收入490~1200元。
引用
收藏
页码:556 / 5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水分胁迫效应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研究 [J].
霍治国 ;
白月明 ;
温民 ;
陈林 ;
胡延龙 ;
叶彩玲 .
生态学报, 2001, (09) :1527-1535
[2]   华北地区粮食生产与水供应情势分析 [J].
于静洁 ;
任鸿遵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4) :360-365
[3]   不同土壤水分和不同覆盖条件下麦田水分动态和增产机理研究 [J].
朱自玺 ;
赵国强 ;
方文松 ;
邓天宏 ;
付详军 .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S1) :137-144
[4]   多功能防旱剂的应用研究 [J].
赵国强 ;
朱自玺 ;
方文松 ;
邓天宏 ;
付祥军 ;
杨光仙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0, (S1) :186-191
[5]   华北地区不同底墒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J].
刘庚山 ;
安顺清 ;
吕厚荃 ;
郭安红 .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S1) :164-169
[6]   冬小麦底墒供水特征研究 [J].
安顺清 ;
刘庚山 ;
吕厚荃 ;
林日暖 ;
白月明 ;
郭安红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0, (S1) :119-127
[7]   冬小麦土壤深松保墒增产效应试验研究 [J].
霍治国 ;
白月明 ;
李光华 ;
温民 ;
陈林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0, (S1) :145-154
[8]   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研究综述 [J].
刘小勇 ;
吴普特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2) :189-193
[9]   华北春旱年型对冬小麦影响的模拟试验 [J].
霍治国 ;
郑江平 ;
徐祥德 ;
白月明 ;
温民 ;
王春乙 .
资源科学, 2000, (02) :72-76
[10]   土壤水资源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及在农业节水中的意义——华北黄河以北平原地区为例 [J].
张洪业 .
资源科学, 1999, (06) :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