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石油出口变化及影响分析

被引:11
作者
张抗
张艳秋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沙特阿拉伯; 石油出口; 地区格局; 来源多元化; 进口对策; 合作;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16.22 [石油、天然气工业]; F753.8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储量、产量、剩余产能、原油出口量均名列世界前茅,对国际石油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近年来又加快了炼油业和油气化工的发展。自上世纪末以来,沙特石油出口的地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向北大西洋地区输出为主转变为向以亚太地区的东亚—南亚弧形地带为主。其主要原因为:欧美的石油输入国由于注重节能和石油替代,石油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同时还受到北海油气区及俄罗斯等石油出口的"挤占";亚太地区以中国、印度、新加坡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进口量持续上升,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历史性地东移,决定了至少在近20~30年东亚—南亚弧形地带将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增长最快的区域。自2002年起沙特成为中国原油进口首要来源国,进口量从2002年的1139×104t增至2010年的4463×104t,年均增长率18.61%,但2010年中国进口量占沙特出口的比例也仅为13.4%,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在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方面明显优于地缘条件相近的石油进口大国日本和韩国,甚至也优于地缘条件较好的印度。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加大从沙特的原油进口量,另一方面继续关注石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是中国可以而且必须实施的进口对策。同时,适当进口价格上优惠的油品和基础化工原料,或与其合作在中国或沙特合资建厂对我国是利大于弊的。中国应全面进入沙特油气市场,推进两国间在油气市场、油气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合作。全面提升中沙经济合作水平有利于油气合作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美国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战略动向 [J].
雷越 ;
陈建荣 .
国际石油经济, 2011, 19 (04) :8-11+110
[2]   我国乙烯工业“十一五”回顾与前景展望 [J].
张福琴 ;
边钢月 .
石油科技论坛, 2011, 30 (02) :13-17+68
[3]   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和来源构成变化及启示 [J].
张抗 ;
周芳 .
中外能源, 2011, 16 (02) :8-16
[4]   2009年世界石油市场回顾与2010年展望 [J].
陈蕊 ;
单卫国 .
国际石油经济, 2009, 17 (12) :19-22+89
[5]   2000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来源构成分析 [J].
张抗 .
当代石油石化, 2009, 17 (06) :17-21+44+49
[6]   越南石油生产和出口形势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J].
张抗 .
世界地理研究, 2009, 18 (02) :98-103+45
[7]   欧洲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启示 [J].
张抗 ;
张艳秋 .
中外能源, 2009, 14 (04) :7-11
[8]   海合会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J].
姜英梅 .
国际石油经济, 2009, 17 (03) :8-11+85
[9]   对中东石油发展前景的预测 [J].
张抗 .
国际石油经济, 2008, (09) :28-32+82
[10]  
中国和世界地缘油气[M]. 地质出版社 , 张抗,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