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全新世晚期沉积微量元素反映的古气候变化

被引:9
作者
靳建辉 [1 ,2 ]
李志忠 [1 ,2 ,3 ]
陈秀玲 [1 ,2 ]
凌智永 [3 ]
曹相东 [3 ]
王少朴 [3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新疆; 塔克尔莫乎尔沙漠; 晚全新世;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古气候;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1.02.018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070902 ;
摘要
在新疆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腹地,选择可克达拉剖面(TKP)进行光释光(OSL)测年、微量元素含量测定,通过不同化学性质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以及元素比值的相关分析与因子分析,探讨微量元素迁移的气候环境意义,结合粒度参数和碳酸盐含量变化特点,重建了研究区3.71 k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序列。结果表明:晚全新世以来研究区古气候经历多次相对冷湿(凉湿)和暖干波动变化。其中,3.71~3.06 ka BP,冷湿;3.06~2.78 ka BP,暖干;2.78~2.10 ka BP,凉湿;2.10~0.50 ka BP,冷湿;0.50 ka BP以来由凉湿转为暖干。在相对冷湿期发育古土壤,示湿型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加;干暖期发育风沙层,示干型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加。晚全新世以来,研究区气候变化与北疆各地其他气候记录有较好的对比关系,同时与中高纬西风带上风区的北大西洋区域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呼应关系。研究区微量元素迁移特点所指示的典型西风区气候变化模式,可能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性对微量元素迁移过程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36 / 3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