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水稻穗颈节间组织与颖花数的关系
被引:5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璜
机构
:
[1]
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湖南长沙
来源
:
作物学报
|
1998年
/ 02期
关键词
:
水稻;
穗颈节间组织;
大穗;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用20个早稻品种、8个晚稻品种测定维管束面积、韧皮部面积、木质部面积、维管束数目、髓腔面积、茎壁面积、茎壁面积/节间横切面面积、韧皮部面积/维管束面积等12个穗颈节间性状与每穗颖花数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20个早稻品种、8个晚稻品种及28个早稻、晚稻品种韧皮部总面积与每穗颖花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70、0.7524、0.8376,显著性测验分别达到0.001、0.05、0.001水平,维管束数、维管束总面积也与每穗颖花数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2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生态条件对水稻茎秆维管束数的影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璜
[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4,
(02)
: 9
-
15
[2]
水稻大穗形成机制研究——茎秆维管束数目与大穗形成的关系
黄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水稻生态生理研究室
黄璜
[J].
湖南农业科学,
1983,
(02)
: 1
-
5
[3]
水稻高产理论与实践[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高佩文, 1994
[4]
中国稻作学[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编, 1986
←
1
→
共 4 条
[1]
生态条件对水稻茎秆维管束数的影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璜
[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4,
(02)
: 9
-
15
[2]
水稻大穗形成机制研究——茎秆维管束数目与大穗形成的关系
黄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水稻生态生理研究室
黄璜
[J].
湖南农业科学,
1983,
(02)
: 1
-
5
[3]
水稻高产理论与实践[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高佩文, 1994
[4]
中国稻作学[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编, 198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