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弊之间: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科学分析

被引:110
作者
吴汉东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教授、博士生导师
[2] 湖北武汉
关键词
知识产权政策; 社会政策工具; 公共政策体系; 总政策目标;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6.05.002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知识产权制度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功能在于维护知识权利的正义秩序和实现知识进步的效益目标。近代英国和现代美国是知识产权政策的有效运作者。发展中国家须在国际贸易体制的框架内,基于成本效益的分析,作出知识产权制度的选择安排。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的百年史,是一部从被动移植到主动决策的政策发展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政策目标引导下,中国知识产权政策必须调整、完善和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自主创新与国家利益 [J].
梅永红 .
求是, 2006, (10) :15-17
[2]   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与中国的应对方略 [J].
吴汉东 .
法商研究, 2005, (05) :5-9
[3]   论法律上的利益选择 [J].
孙国华 ;
黄金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5, (04) :3-9+19
[4]  
日本第三期科技基本计划将凸显五大战略[J]. 王永宁.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5 (09)
[5]  
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与绩效分析[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刘华著, 2004
[6]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吴鸣著, 2004
[7]  
公共政策评估[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弗兰克·费希尔(FrankFischer)著, 2003
[8]  
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哲著, 2001
[9]  
西方世界的兴起[M]. 华夏出版社[美]道格拉斯·诺思等, 1999
[10]  
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学分析[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吕忠梅,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