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水资源特征及其循环转化规律

被引:36
作者
丁宏伟
张举
吕智
杨克元
李军
牛祥民
机构
[1] 甘肃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关键词
雪冰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 总水资源; 水资源循环; 河西走廊;
D O I
10.13866/j.azr.2006.02.009
中图分类号
TV213.2 [江河水利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河西走廊水资源主要以雪冰水资源、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的形式存在,分布于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大相对独立的流域水系。南部祁连山区发育大小河流共计57条,多年平均出山径流量71.29×108m3,总体而言,近50 a出山径流变化比较稳定。走廊平原主要由8个大型的构造地貌盆地组成,盆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出山河水及引灌河水的入渗补给,是地表水资源的重复表现形式,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为42.42×108m3。近50 a来,地下水补给量减少了17.19×108m3,由此引起泉水资源23 a来衰减了24.6%。受构造地貌的制约,自南部山区至北部盆地,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经过5个不同地带有规律的、大数量的、重复的转化过程,形成完整统一的“山区地下水—地表水—南盆地地下水—地表水(泉水)—北盆地地下水”水资源循环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论干旱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以河西走廊绿洲为例 [J].
丁宏伟 ;
张举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6) :50-55
[2]   西北干旱区内陆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勘查方向 [J].
丁宏伟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4, (05) :1-6
[3]   黑河流域水循环演化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J].
张光辉 ;
刘少玉 ;
张翠云 ;
陈宗宇 ;
聂振龙 ;
王金哲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01) :63-66
[4]   近50年来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变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丁宏伟 ;
张荷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691-697
[5]   祁连山西段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研究 [J].
刘时银 ;
沈永平 ;
孙文新 ;
李刚 .
冰川冻土, 2002, (03) :227-233
[6]   干旱区内陆平原地下水持续下降及引起的环境问题——以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为例 [J].
丁宏伟 ;
张举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2, (03) :71-75
[7]   西北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下) [J].
武选民 ;
史生胜 ;
黎志恒 ;
郝爱兵 ;
乔文光 ;
余志山 ;
张顺宝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2, (02) :30-33
[8]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J].
丁宏伟 ;
尹政 ;
李爱军 ;
赵春燕 ;
姚兴荣 ;
闫成云 .
干旱区研究, 2001, (04) :19-25
[9]   黑河中下游水资源开发中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 [J].
丁宏伟 ;
赫明林 ;
曹炳媛 ;
高玉卓 ;
郭建荣 ;
魏丽华 .
干旱区研究, 2000, (04) :11-16
[10]   河西内陆干旱区主要河流出山径流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J].
蓝永超 ;
康尔泗 .
冰川冻土, 2000, (02) :14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