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生物群的组合面貌及其特征

被引:18
作者
符俊辉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疑源类化石; 淮南生物群; 动物化石; 刘老碑组;
D O I
10.19800/j.cnki.aps.1989.05.01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前言 1962年,郑文武等在研究安徽淮南地区震旦系和早寒武世地层时,首次在刘老碑组薄层泥灰岩、页岩段内发现直径为0.5—5.2mm的,具有碳质薄膜的圆形、椭圆形、长圆形和鞋底形等多种形态的可疑化石,同时也找到了蠕虫动物和带藻化石。由于这些化石具有独特的组合特征,又主要产于刘老碑组,所以,1978年郑文武曾用“刘老碑生物群”一名来加以概括。但是,当时因缺少必要的资料文献,对上述生物群未作深入的研究。1975年邢裕盛将其中圆形
引用
收藏
页码:642 / 652+708 +708-70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从碳质大化石在乾县好畤河的发现再论“唐王陵砾岩”的层位 [J].
翦万筹 ;
符俊辉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03) :74-83+133
[3]   冀西北青白口系Chuaria等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杜汝霖 .
地质论评, 1982, (01) :1-7+93
[4]   对淮南地区前武寒系的新认识 [J].
斗守初 ;
郑文武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1981, (03) :95-97+99
[5]   我国南方的古老动物群及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J].
忠华 .
地质科学, 1977, (02) :118-128+183
[6]  
中国云南晋宁梅树村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M].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等著, 1984
[7]  
中国震旦亚界[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主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