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湿润度指数在农业干旱监测业务中的应用

被引:42
作者
冯建设 [1 ]
王建源 [1 ]
王新堂 [2 ]
薛晓萍 [1 ]
陈艳春 [1 ]
李鸿怡 [1 ]
范里驹 [1 ]
机构
[1] 山东省气候中心
[2] 山东省气象信息中心
关键词
相对湿润度指数; 干旱监测; 复合相对湿润度指数; 区域综合相对湿润度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该文介绍相对湿润度指数在逐日滚动的农业干旱监测业务中应用的处理方法。文中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方法进行潜在蒸散的计算和作物系数订正,提出了作物根区可吸收土壤总有效含水量的概念,并替代作物根区土壤总有效含水量进行水分胁迫条件下的作物系数订正,观察济南站2008年1—5月冬小麦实际蒸散量的计算结果,发现在蒸发强烈的春季,水分胁迫效果明显;提出了复合相对湿润度指数、区域综合相对湿润度指数等概念,对相对湿润度指数进行应用上的演化,解决了干旱演变过程中存在的前期土壤水分盈亏的累积影响问题,实现了县域内农业干旱状况的综合评定,并突破单种作物生长季的局限,实现了农业干旱的周年监测。通过对山东省114个测墒站2008年2月28日—12月8日人工测墒与区域综合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干旱等级对比,3048组有效数据中,2012组数据吻合,总吻合率为66%,其中,黄河、东平湖、微山湖灌溉区及鲁西北大部吻合率在50%以下;中东部地区多在70%以上;从全年情况来看,春季吻合率较低,夏季吻合率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766 / 7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山东棉花.[M].李文炳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山东玉米.[M].王忠孝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  
山东小麦.[M].山东省农业厅编著;.农业出版社.1990,
[4]   西北干旱监测预警评估业务系统开发与应用 [J].
方锋 ;
梁东升 ;
张存杰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3) :140-143+242
[5]   盘锦作物生长季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J].
江和文 ;
迟春艳 ;
陈红磊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01) :231-233
[6]   新疆公路沿线近50多年来湿润指数区域特征及变化趋势 [J].
马淑红 ;
李振山 ;
刘涛 ;
冯立群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5) :746-753
[7]   径流量Z指数与Palmer指数对河西干旱的监测 [J].
王劲松 ;
黄玉霞 ;
冯建英 ;
王宝鉴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04) :471-477
[8]   藏北牧区地表湿润状况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杜军 ;
边多 ;
胡军 ;
拉巴 ;
周刊社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437-2444
[9]   农业旱涝指标及在江淮地区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J].
马晓群 ;
吴文玉 ;
张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2) :186-194
[10]   安徽省旱涝监测业务系统建设及旱涝灾害指标的检验 [J].
杨利峰 ;
谢五三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8) :3848-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