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伦理构建的哲学基础

被引:9
作者
王建明
王爱桂
机构
[1] 苏州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水伦理; 客体中心论; 主体中心论; 泛主体论; 交往实践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58 [道德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构建人水和谐的水伦理是破解全球性水危机的重要理论前提。人与水的关系主要有三大类型:即被动地依附和顺从关系、任意地征服和冲突关系、自觉的伙伴与和谐关系。第一大类型的人水关系源于先民们形成的"以水为本、以水为师、人水合一、和谐共生"的水伦理观念,它是建立在前现代以主张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为特征的自然客体中心论哲学基础之上的;第二大类型的人水关系是与人水交往中缺乏水伦理密切相关,而这归根结底是由近现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单一主体中心论所致。建设第三大类型的人水关系有待于重构水伦理。后现代生态中心主义主张人们对水要怀有敬畏平等之心、履行关爱之责的水伦理观。但是,其赖以建立的泛主体论哲学依然难以彻底解答水伦理何以可能的难题;只有倡导和坚持以"主体—客体—主体"为关系结构的唯物主义交往实践论,方能合理构建起当代水伦理,进而为倡导人水和合、协同发展的水伦理走向实践,提供合法性、合理性和持久性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42+90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生态文明时代的河流伦理 [J].
余谋昌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9 (04) :1-5
[2]   河流伦理的内涵与价值 [J].
雷毅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5 (04) :7-10
[3]  
环境价值论.[M].韩立新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  
环境伦理学.[M].余谋昌; 王耀先;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任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  
批评意识.[M].(比)布莱著;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