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雾和霾对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影响对比分析
被引:54
作者:

马志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赵秀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孟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孟燕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何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刘红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来源: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雾;
霾;
PM2.5;
黑碳;
D O I:
10.13198/j.res.2012.11.22.mazhq.009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1年10月8日—12月7日,在北京城区对ρ(BC)(BC为黑碳)、ρ(PM2.5)、大气能见度和气象要素进行连续观测,利用该资料分析雾和霾对大气能见度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大气能见度为0.6~26.7 km,其中40%以上的时间大气能见度不足5 km,ρ(PM2.5)和ρ(BC)小时平均值最高分别达416.0和17.87μg/m3.大气能见度小于5 km且持续时间超过24 h的过程出现5次,过程1~5持续的时间分别为84、79、70、35和66 h.过程1和2主要由霾导致,大气RH(相对湿度)小,持续时间长;过程3和5则均由雾引起,大气能见度平均值分别仅为1.70和1.99 km.尽管过程4持续时间最短,但是由于存在低层逆温的大气层结,并且地面风速<1 m/s,导致颗粒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扩散均受到抑制,加之大气平均RH达到90.8%,形成雾霾复合影响,造成颗粒物污染程度超过其余4个过程,ρ(PM2.5)和ρ(BC)平均值分别达到192.1和10.15μg/m3.
引用
收藏
页码:1208 / 12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广州灰霾现象特征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10) : 1081 - 1087刘永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蔡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
- [2] 深圳冬季霾日的大气污染特征[J].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05) : 505 - 51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孙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林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黄晓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何凌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 [3] 利用日均及14时气象数据进行霾日判定的比较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4) : 704 - 708赵普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张小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徐晓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 [4] 广州市与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关系[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07) : 967 - 971陈义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赵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柴发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梁桂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薛志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贝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梁永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陈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张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5] 由地基微波辐射计测量得到的北京地区水汽特性的初步分析[J]. 大气科学, 2009, (02) : 388 - 396刘红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王迎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王京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李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曹晓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熊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 [6] 2008年1月广州大气污染特征及能见度观测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6) : 161 - 165张剑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陶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许振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7] 雾过程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理化特征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08, (03) : 551 - 556时宗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雁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北京市区大气气溶胶散射系数亲水增长的观测研究[J]. 气象学报, 2008, (01) : 111 - 119颜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潘小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汤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秀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曾立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9]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J].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 1 - 6吴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邓雪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毕雪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李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谭浩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J]. 气象学报, 2006, (04) : 510 - 517+538吴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毕雪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邓雪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李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谭浩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黄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