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内江底泥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18
作者
吴春笃 [1 ]
瞿俊 [1 ]
李明俊 [2 ]
张波 [1 ]
机构
[1] 江苏大学环境学院
[2] 镇江市水利投资公司
关键词
底泥;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 相关性; 内江;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09.05.027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镇江内江的底泥进行采集,测定底泥中的Cu、As、Hg、Cr、Pb、Cd、Zn、总磷、总氮、有机质的含量,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生态危害、分布特征和溯源。结果表明,(1)内江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为Hg、Cd、As。各重金属单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大小关系为Hg>Cd>As>Pb>Cu>Cr>Zn。(2)内江的整体生态环境受重金属的危害程度处在中等水平,重金属的生态威胁主要来自Hg,建议在达到强生态威胁程度的3#、8#、20#、21#采样点附近清理淤泥。(3)由重金属分布特征可知,湿地生态系统对重金属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作用;在内江流速慢、死水多的地方易造成重金属富集;入江河口重金属富集也较明显;污染企业与重金属含量有直接关系。(4)由相关性探源可知,Cu、Zn、Cr主要来自于自然界,Hg、Cd、Pb主要来自于企业污水排放,As则来自于自然界和人为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应用概率统计.[M].张国权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
[2]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  
环境影响评价.[M].陆书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秦淮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与形态分析 [J].
陈磊 ;
徐颖 ;
朱明珠 ;
黎世荇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4) :1385-1390
[5]   镇江内江不同湿地布局对滨江水体水质影响 [J].
刘明源 ;
逄勇 .
人民长江, 2008, (03) :48-50+88
[6]   泮河底泥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J].
苏秋红 ;
李光德 ;
孙强生 ;
商冉 ;
刘坤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419-423
[7]   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J].
张贵龙 ;
任天志 ;
郝桂娟 ;
高文永 ;
刘青丽 ;
鞠占杰 .
化工环保, 2007, (04) :328-333
[8]   北固山芦苇湿地土壤对铜铬(Ⅵ)的吸附研究 [J].
韩建刚 ;
朱咏莉 ;
朱伯乐 ;
胡静 ;
闫明 ;
储金宇 ;
吴春笃 .
生态环境, 2007, (04) :1117-1120
[9]   长江口洋山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富积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J].
张丽旭 ;
蒋晓山 ;
赵敏 ;
李志恩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3) :351-356
[10]   洋涌河、茅洲河和东宝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及评价 [J].
贾振邦 ;
赵智杰 ;
杨小毛 ;
刘家宝 ;
陈志远 .
环境化学, 2001, (03) :21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