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

被引:8
作者
冯婷
机构
[1]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土文明形态; 城市文明形态;
D O I
10.14167/j.zjss.2019.06.007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0302 ;
摘要
在我国社会之客观的、不可逆转的现代转型进程中真切地认识和把握"乡村振兴"这一战略部署,是切实而科学地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前提。如果说,费孝通先生用"乡土中国"这一概念为我们刻画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乡土型文明形态,那么,今天正行进中的社会转型则在无可回避地将中国社会带入城市文明的时代。就像过去以"乡土的方式"维系和组织了整个社会一样,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一步步地以"城市的方式"对整个社会进行重新组织、重新塑造的过程。着眼于这样一种必然的历史转型,则目前有些有关乡村振兴的观念之值得商榷的,包括怀旧情感支配下的乡村振兴观以及在所谓"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观念下的乡村振兴观。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首先并必然是(即使不完全是)一个使乡村参与并共享以城市为表征的现代文明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乡村产业、乡村社会和空间组合以及作为乡村社会之主体的农民本身等各方面的转变。为了这个转变顺利而良性地展开,政府、市场和社会必须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4+157 +15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关于乡村振兴的若干重大导向性问题 [J].
党国英 .
社会科学战线, 2019, (02) :172-180
[2]   乡村振兴的真正难题及其破解之策 [J].
党国英 .
国家治理, 2019, (03) :54-59
[3]   从“乡规民约”到公民道德——从国家—地方社群—个人关系看道德的现代转型 [J].
王小章 ;
冯婷 .
浙江社会科学, 2019, (01) :41-47+156
[4]   乡村振兴战略的来龙去脉 [J].
陈锡文 .
黑龙江粮食, 2018, (12) :12-17
[5]   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下的乡村振兴 [J].
贺雪峰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 (05) :1-7
[6]   近一百年来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兼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 [J].
吴理财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03) :15-22
[7]   乡村文化自信培养困境与路径选择 [J].
吕宾 ;
俞睿 .
学习论坛, 2018, (04) :66-73
[8]   中国乡村文化的再生产——基于一种文化转型观念的再思考 [J].
赵旭东 ;
孙笑非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1) :119-127+148
[9]   “乡土中国”及其终结: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再认识——兼谈整体社会形态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 [J].
王小章 .
山东社会科学, 2015, (02) :5-12
[10]   农村的前景与农民的前途——也谈新农村建设的道路和前景 [J].
冯婷 .
浙江社会科学, 2008, (11) :75-8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