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影响小麦粒重的生理因素与调节技术
被引:13
作者
:
陈秀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
陈秀瑾
郭绍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
郭绍铮
张继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
张继林
黄玉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
黄玉鸾
叶长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
叶长林
孙元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
孙元敏
机构
:
[1]
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
来源
:
江苏农业科学
|
1984年
/ 02期
关键词
:
粒重;
功能期;
物质运转;
小麦;
麦类作物;
小麦灌浆期;
调节技术;
D O I
:
10.15889/j.issn.1002-1302.1984.02.001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长江下游地区由于小麦生育期间雨量过多,日照不足,湿害病虫等自然灾害发生严重,年际之间小麦粒重高低的差异很大,这是造成本区小麦产量不稳的主要因素,也是限制小麦再高产的重要障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前几年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原理研究的基础上,从1981~1983年进行了小麦籽粒形成的机理与增重调节技术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10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