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责制在中国的建构

被引:19
作者
司林波 [1 ]
孟卫东 [2 ]
机构
[1]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2]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教育问责制; 问责文化; 问责程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教育问责制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是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和国内行政问责实践向教育领域扩展的结果,也是我国保障教育质量、强化教育责任、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推进我国教育问责制完善的路径主要有:培育教育问责文化,加强问责立法保障,强化异体问责,构建科学的问责体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问责方式,明晰问责程序,加强配套制度供给。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教育问责制国际比较研究.[M].司林波; 郑宏宇; 编著.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
[2]   教育问责制的理论探讨 [J].
司林波 ;
郑宏宇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30 (21) :28-30
[3]   对当前我国教育问责制运行的理性思考 [J].
吕建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9, 10 (03) :1-5
[4]   我国义务教育立法对学前教育立法的启示 [J].
衡旭辉 ;
孙法浩 ;
武小英 .
现代教育管理, 2009, (02) :56-59
[5]   教师社会责任的伦理审思 [J].
姚文峰 .
教育导刊, 2008, (12) :36-38
[6]   政府问责制建设中的困境及其破解 [J].
司林波 .
行政论坛, 2008, (06) :28-30
[7]   教育问责的方式:西方的经验及启示 [J].
刘兴春 ;
刘文萍 .
外国教育研究, 2007, (09) :53-56
[8]   美国教育问责制及其启示 [J].
冯瑶 .
基础教育参考, 2007, (08) :31-33
[9]   行政问责制度模型——基于运行程序的规范分析 [J].
赵蕾 .
公共管理学报, 2006, (04) :76-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