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3
作者
雷玉桃
杨娟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经济; 区域经济; 资源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随着碳排放问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大,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碳排放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但其中考虑到区域的差异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的并不多,而区域碳排放的差异化对我们后续的碳排放政策设计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1995-2010年各省市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数据通过检验后,再采用Period SUR加权检验并进行GLS回归估计,得出本文考虑的几个主要经济发展状况的要素与地区碳排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各地区可以通过鼓励产业优化升级还有地区对外贸易调整达到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在世界各国开始倡导和关注低碳经济、碳交易市场不断完善的趋势下,我们国家也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通过各种措施达到在不影响经济发展情况下的碳减排。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 [J].
孙建卫 ;
陈志刚 ;
赵荣钦 ;
黄贤金 ;
赖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5) :28-34
[2]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3]   二氧化碳减排对中国未来GDP增长的影响 [J].
陈文颖 ;
高鹏飞 ;
何建坤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744-747
[4]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is there a Kuznets curve for air pollution emissions. Selden TM,Song D.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1994
[5]   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蒋金荷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597-604
[6]   考虑全要素生产率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J].
赵欣 ;
龙如银 .
资源科学, 2010, 32 (10) :1863-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