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区3个居群细柱五加叶片显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康才
王立会
汤兴利
罗春红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
关键词
细柱五加; 叶片结构; 阴生植物; 光合特性;
D O 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1.05.017
中图分类号
S567.19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以江苏地区3个细柱五加居群(汤山、宝华山、铁山寺)为材料,分别观察叶片形态结构,测定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为细柱五加人工栽培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3个居群叶片结构均具阴生植物特征;光补偿点分别为24、18和21μmol.m-2.s-1,光饱和点分别为555、309和348μmol.m-2.s-1;CO2补偿点分别为72.5、82.5和67.6μmol.mol-1,CO2饱和点分别为1 500、2 550和1 490μmol.mol-1;叶绿素a/b均较低。认为3个居群细柱五加均为阴生植物,人工栽培需遮阴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651 / 6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J].
黄秋婵 ;
韦友欢 .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48 (08) :1923-1924+1929
[2]   不同遮荫条件下罗布麻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J].
张永霞 ;
李国旗 ;
张琦 ;
张浩 ;
朱莉 ;
万海霞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12) :2555-2558
[3]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对落羽杉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J].
李昌晓 ;
钟章成 ;
刘芸 .
生态学报, 2005, (08) :1953-1959
[4]   细柱五加皮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J].
刘向前 ;
陆昌洙 ;
张承烨 .
中草药, 2004, (03) :16-18
[5]  
植物生理学.[M].潘瑞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简明植物生理学.[M].吴相钰;赵国凡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7]  
植物生理学.[M].潘瑞枳;董愚得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