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被引:60
作者
尹爱华 [1 ]
机构
[1]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职业损伤; 危险因素; 病人; 危险隐患; 化学消毒剂; 危害因素; 护士; 针刺伤; 预防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3 [劳动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02 ;
摘要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尤其是近几年来新的化学药物和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损伤的危害因素之中,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常见的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介绍如下。1 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1.1 物理性因素:护士最常见的物理性职业性损伤是锐利器具的刺伤、负重伤和电离辐射伤。1.1.1 锐利器具的刺伤:锐利器具的刺伤(尤其是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刺伤后,可以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肝病毒(HBV)感染。此外,还可以传播疟疾、败血症、伤口感染等。1.1.2 负重伤:由于搬运重物、病人等引起护士脊柱、关节伤的报道屡见不鲜。有护士由于下背部损伤而不得不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护生在手术室实习中受伤情况分析与对策 [J].
曾俊 ;
杨燕妮 ;
任辉 .
中华护理杂志, 2001, (06) :57-58
[2]   供应室护士自身防护的调查 [J].
李福淼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05) :65-65
[3]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J].
王方 .
中华护理杂志, 2000, (05) :33-35
[4]   针刺伤所致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预防 [J].
陆连芳 ;
孙惠娟 ;
杨团真 ;
王常卿 .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9, (11) :506-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