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与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4
作者
曾春水 [1 ,2 ]
钟全林 [1 ]
蔺雪芹 [2 ]
程栋梁 [1 ]
柳坤 [2 ]
郑巧芳 [1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县域; 空间格局; 加权移动平均法; 福建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通过构建福建省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收集相关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与加权移动平均等方法对2003-2008年福建省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与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两极分化明显,且两级差距扩大;高发展水平的县域间差异显著,而低发展水平的县域间差异不明显。2)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空间格局由"沿海一级长轴"、"西部二级短轴"及广大低水平区域构成。"沿海一级长轴"范围稳定,等级结构优化;"西部二级短轴"范围变小,等级稳定,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不平衡有所减弱。3)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应基于福建省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空间特征,促进闽台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分工与合作。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J].
杨宇 ;
张小雷 ;
雷军 ;
董雯 .
地理科学, 2010, 30 (03) :363-369
[2]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
李锋 ;
刘旭升 ;
胡聃 ;
王如松 .
生态学报, 2007, (11) :4793-4802
[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 [J].
张健 ;
濮励杰 ;
陈逸 ;
彭补拙 .
地理学报, 2007, (10) :1041-1050
[4]   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与对策 [J].
王志宪 ;
虞孝感 ;
徐科峰 ;
林康 .
地理学报, 2005, (03) :381-391
[5]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东北低山丘陵区黑牛河小流域为例 [J].
戴全厚 ;
刘国彬 ;
刘明义 ;
王跃邦 .
地理学报, 2005, (02) :209-218
[6]   珠江河口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J].
张正栋 .
地理科学, 2005, (01) :29-35
[7]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拉萨地区为例 [J].
李利锋 ;
郑度 .
地理研究, 2004, (04) :551-560
[8]   江苏省县域综合实力评价及区域分异特征 [J].
仇方道 ;
朱传耿 ;
单勇兵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6) :65-69
[9]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及类型划分 [J].
贾若祥 ;
刘毅 .
地理研究, 2003, (05) :609-617
[10]   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以上海崇明为例 [J].
袁雯 ;
Philip James ;
杨凯 .
地理研究, 2003, (04) :484-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