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甘孜黄土的成因

被引:25
作者
王运生
李永昭
向芳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成都 ,成都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川西高原; 甘孜; 黄土; 冰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 [土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本文通过对甘孜满地黄土的粒度组分、石英砂的表面结构以及其它地质现象的综合研究,对甘孜黄土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在黄土的概率累计曲线上,跃进组分和悬移组分反映明显,并以悬移组分为主。悬移组分粒径小于2~3,并以粉砂(4~8)为主,占悬移总体的94%~99%;对甘孜黄土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石英砂大部分为块状颗粒,少量(10%)呈纺锤形。采用矩阵法计算甘孜黄土的粒度参数:黄土的平均粒径(d50)为5 057~5 883,明显大于古土壤(6 120~6 549)。古土壤的标准偏差(σ)为1 513~1 973,大于黄土(1 205~1 778);黄土和古土壤的偏度系数(SK)为-0 088~0 248,显示为正偏或近于对称。黄土和古土壤的尖度系数(K)分别为0 123~1 702、0 023~0 059,前者峰形窄,后者峰形较宽。对甘孜黄土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石英砂大部分为方形或长方形颗粒,少量(10%)呈纺锤形。石英砂有密集的翻卷片、蛇曲脊、圆麻坑,这些结构反映了风成特征。另方面,少量石英砂显示冰川作用结构,例如大大小小的贝壳状断口、平行擦痕等。在甘孜西面、德格以南的金沙江东岸川藏公路980km路碑处,三阶地上部的黄土层中,发现3条冰楔。此外,甘孜黄土中孢粉稀少。根据上述特征推断,甘孜黄土应为冰缘风成黄土。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6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