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特提斯造山带在华南两广交界地区的新证据

被引:44
作者
张伯友
石满全
杨树锋
陈汉林
机构
[1] 中科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广州,杭州,杭州
关键词
粤西桂东南; 古特提斯; 枕状熔岩; 构造混杂岩;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5.01.001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等在两广交界罗定一带新发现了中晚古生代的枕状熔岩和二叠—三叠纪的构造混杂岩,结合区域构造,分析并提出了钦州-岑溪-罗定-云浮构造混杂带的存在。它与全球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发育演化有联系,故提出了两广交界地区存在古特提斯构造的分支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试论板缘仰冲作用及其对板内构造的影响 [J].
罗璋 .
南方自然资源, 1993, (04) :1-11
[2]   滇西南昌宁—孟连带和澜沧江带古特提斯多岛洋构造演化 [J].
刘本培 ;
冯庆来 ;
方念乔 ;
贾进华 ;
何馥香 .
地球科学, 1993, (05) :529-539+671
[3]  
中国东南海陆岩石圈结构与演化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继亮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