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余震的尾波 Q 值研究

被引:3
作者
孙勇
郑斯华
梅世蓉
机构
[1] 辽宁省地震局
[2]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3]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中国 沈阳
[4] 中国 北京
关键词
尾波 Q 值; 衰减; 持续时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唐山余震的数字化地震记录研究了唐山余震区的区域衰减特性,利用 Aki(1969)的单次散射理论,分析了滦县地区的尾波 Q 值及其随频率的变化.对于尾波的起始点,我们分别取1.5倍和2倍的 S 波到时进行了计算.两种取法都有强烈的 Q 值随频率的变化.在 Q=Q0(f/f0)?的假定下,第一种情况 Q0分布在16-49之间,均值为28;η值分布在1.04-1.51之间,均值为1.22.第二种情况 Q0在15—59之间,均值为34;η值分布在0.96-1.43之间,均值为1.16.把第二种情况的关系绘入 Sato(1994)的 S 波和 S 尾波的 Q 值与频率的关系曲线中去,符合较好.通过比较不同作者在不同地区的结果,发现数据的离散不仅与所研究的地区有关,而且不同的尾波持续时间对结果亦有很大影响.我们发现低 Q0值对应于高η值和较短的震中距,高 Q0值对应于低η值和较长的震中距.这是 Q 值的深度依赖关系和频率依赖关系的综合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309 / 3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1985年云南禄劝地震余震尾波 Q 值的某些研究 [J].
秦嘉政 ;
李宁 ;
胡克坚 .
地震学报, 1987, (03) :239-252
[2]   滦县地区的近场地震观测 [J].
范文 ;
原秦喜 ;
惠乃玲 ;
李松林 ;
石林河 ;
张晓普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02) :40-50
[3]   唐山—北京地区Q因子随频率的变化 [J].
高龙生 ;
石汝斌 ;
华正兴 ;
李瑞瑄 .
地震学报, 1986, (04) :354-366
[4]   尾波观测与Q值分布 [J].
程德利 ;
张裕中 .
地震学报, 1985, (04) :398-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