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33a生格氏栲人工林生长与生物量

被引:9
作者
陈辉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关键词
格氏栲; 人工林; 生物量; 生产力; 生长动态;
D O I
10.19687/j.cnki.1673-7105.2009.03.004
中图分类号
S718.556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33 a生格氏栲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33 a生格氏栲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18.9 m、24.2 cm和412.43 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生物量则分别达421.74 t.hm-2和413.11 t.hm-2,大大高于邻近的同龄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干与皮(58.32%)>枝(17.59%)>根(17.22%)>叶(3.06%);与杉木相比,格氏栲与同龄杉木生长过程有所不同,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早期较慢,但速生持续期长,材积数量成熟龄较长.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福建柏与杉木纯林生长过程比较分析 [J].
岳永杰 ;
于占源 ;
何宗明 ;
江淼华 ;
杨玉盛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 (03) :10-13
[2]   33a生福建柏人工林群落能量的研究 [J].
何宗明 ;
陈光水 ;
王巧珍 ;
林瑞余 ;
蔡丽平 ;
杨玉盛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 (06) :569-573
[3]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净生产力 [J].
杨玉盛 ;
陈光水 ;
林鹏 ;
黄荣珍 ;
陈银秀 ;
何宗明 .
生态学报, 2003, (09) :1719-1730
[4]   青钩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初步研究 [J].
郑燕明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6, (02) :114-118
[5]   人工阔叶林取代格氏栲天然林后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J].
杨玉盛 ;
李振问 ;
刘爱琴 ;
张春能 ;
邸道生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3, (05) :14-21
[6]   青钩栲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 [J].
廖涵宗 ;
邸道生 ;
张春能 .
林业科学, 1992, (05) :439-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