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犯罪的刑法规制与完善

被引:25
作者
刘仁文 [1 ]
黄云波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行贿; 特别自首制度; 贿赂; 资格刑; 罪名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92 [贪污贿赂罪];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重受贿、轻行贿"现象,要纠正这一错误倾向,应当取消特别自首制度,明确行贿犯罪与受贿犯罪在立案过程中的平等地位。要实现刑法对行贿犯罪的有效规制,还需完善行贿犯罪的构成要件,将贿赂犯罪中的"财物"改为"不正当好处",将行贿犯罪中的"给予"改为"提议给予、许诺给予、实际给予";完善行贿犯罪的刑罚配置,为行贿犯罪全面配置罚金刑,并完善行贿犯罪的资格刑,对行贿犯罪与受贿犯罪实施同等处罚。与此同时,行贿犯罪的罪名体系也应作出适当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关于重处行贿犯罪的思考.[D].周东丽.西南政法大学.2012, 07
[2]   行贿者与受贿者,该重罚谁?——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调查分析 [J].
栾大鹏 .
人民论坛, 2013, (28) :64-65
[4]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适用中的几个疑难问题 [J].
储槐植 ;
闫雨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2, 27 (01) :5-10
[5]  
权色交易的法文化扫描.[J].支振锋;.民主与法制.2009, 17
[6]   我国贿赂犯罪罪名设置合理化问题研究 [J].
梁文彩 .
西部法学评论, 2009, (03) :91-96
[7]   中国反腐败刑事法治国际化论纲 [J].
赵秉志 .
江海学刊, 2009, (01) :149-155
[8]   谁设下的“美人计” [J].
江海 .
检察风云, 2003, (08) :4-6
[9]   “性贿赂”行为犯罪化不足取 [J].
刘宪权 ;
阮传胜 .
法治论丛, 2003, (02) :21-24
[10]   论我国刑法分则中的特别自首制度 [J].
赵秉志 ;
于志刚 .
人民检察, 2000, (03)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