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产中心转移与货币体系错配:东亚金融合作

被引:2
作者
李新功
机构
[1]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国际生产中心; 转移; 东亚; 金融合作; 货币体系; 体系错配;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09.04.026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在国际生产中心发生转移的进程中,东亚所包括的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该地区的贸易计价与结算始终不能摆脱美元体制,造成国际货币体系错配,形成周期性金融动荡。解决错配就要建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如区域内的汇率协调、建设区域内债券市场、建立合作基金等是该区域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全球产业转移下的国际货币体系错配:日本泡沫经济的反思与启示 [J].
曹远征 ;
鹿朋 .
国际经济评论, 2008, (06) :50-53
[2]   全球金融动荡环境下的东亚金融合作:政策选择及建议 [J].
李晓 ;
丁一兵 .
国际经济评论, 2008, (06) :45-49
[3]   变革正未有穷期——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J].
郭树清 .
国际经济评论, 2008, (06) :17-18
[4]   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 [J].
黄晓龙 .
金融研究, 2007, (08) :31-46
[5]   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 [J].
夏斌 ;
陈道富 .
经济研究, 2006, (02) :4-15
[6]   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 [J].
徐明棋 .
国际金融研究, 1999, (07) :38-44
[7]   Toward a regional exchange rate regime in East Asia [J].
Kawai, Masahiro .
PACIFIC ECONOMIC REVIEW, 2008, 13 (01) :8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