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国外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5
作者
:
张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张晓东
机构
:
[1]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来源
:
教育与职业
|
2009年
/ 24期
关键词
:
高职;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D O I
:
10.13615/j.cnki.1004-3985.2009.24.067
中图分类号
:
G71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文章以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理论依据的研究为切入点,在明确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及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外典型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分析,探索了目前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和实践对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国外校企合作中职业教育改革模式及启示
孔凡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孔凡成
[J].
职教论坛,
2006,
(22)
: 62
-
64
[2]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晔
邵建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邵建强
[J].
职教论坛,
2006,
(17)
: 4
-
8
[3]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冯伟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商学院
上海商学院
冯伟国
徐静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商学院高教研究所
上海商学院
徐静镠
姜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商学院国贸系
上海商学院
姜红
[J].
教育与职业,
2006,
(23)
: 30
-
31
[4]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构成及特征[J]. 夏梓祥,李江奇.云南农业教育研究. 2006(02)
[5]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构成及特征[J]. 夏梓祥,李江奇.云南农业教育研究. 2006 (02)
[6]
试论推进工学结合的保障条件
雷世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雷世平
[J].
职教通讯,
2006,
(05)
: 20
-
22
[7]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
马树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教科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
马树超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30)
: 10
-
12
←
1
→
共 7 条
[1]
国外校企合作中职业教育改革模式及启示
孔凡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孔凡成
[J].
职教论坛,
2006,
(22)
: 62
-
64
[2]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晔
邵建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邵建强
[J].
职教论坛,
2006,
(17)
: 4
-
8
[3]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冯伟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商学院
上海商学院
冯伟国
徐静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商学院高教研究所
上海商学院
徐静镠
姜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商学院国贸系
上海商学院
姜红
[J].
教育与职业,
2006,
(23)
: 30
-
31
[4]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构成及特征[J]. 夏梓祥,李江奇.云南农业教育研究. 2006(02)
[5]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构成及特征[J]. 夏梓祥,李江奇.云南农业教育研究. 2006 (02)
[6]
试论推进工学结合的保障条件
雷世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雷世平
[J].
职教通讯,
2006,
(05)
: 20
-
22
[7]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
马树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教科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
马树超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30)
: 10
-
1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