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文化中有效的权威?——评白鲁恂《亚洲权力与政治》一书

被引:4
作者
方朝晖
机构
[1]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白鲁恂; 分合矛盾; 公私对立; 权威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美国汉学权威白鲁恂认为中国文化中的权力/权威是父权型的,公私对立是中国文化中的永恒矛盾,由此导致中国政治一直强调中央集权、反对地方自主、压制文化多元、否定权力多中心等特点。本文认为:白氏所谓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诚然存在,但他所谓"中国文化有根深蒂固的专制倾向"的论断并非事实;为解决公私矛盾,中国人除了诉诸法家式的集权之外,还发明了另一种途径,即儒家式的王道,其特点是在保障集权的前提下实现分权,即努力在"合"的基础上实现"分",寓"分"于"合"。本文说明,中国文化中真正有效的权威模式既不是白氏所欣赏的多中心化的分权模式,也不是白氏所批判的集权专制模式,而是儒家式的礼治和德治模式,文章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说明了这个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13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余英时著], 2004
[2]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孙隆基著, 2004
[3]  
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黄俊杰编, 2002
[4]  
Face and favor: the Chinese power game. Hwang K K.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 1987
[5]  
Where (who) are collectives in collectivism? Toward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Brewer,M. B,Chen,Y. Psychological Review . 2007
[6]  
Dimensions of Li(propriety):Reflections on an Aspect of Hsun Tzu‘s Ethics. A.S.Cua.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 1979
[7]  
"Rethinking Individualism andCollectivism:Evaluation of Theorectical Assumptions andMeta-Analyses,". Daphna Oyserman,Heather M.Coon,Markus Kemmelmeier. Philosophical Bulletin . 2002
[8]  
"Lucian W.Pye,Bold Thinker on Asia,Is Dead at86,". Douglas Mar-tin. New York Times . 2008
[9]  
春秋繁露义证[M]. 中华书局 , (清)苏舆撰, 1992
[10]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