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东南缘中低煤阶煤层气富集规律及成藏模式

被引:25
作者
陈振宏 [1 ,2 ]
孟召平 [1 ]
曾良君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低煤阶; 成藏机制; 构造高点; 立体勘探;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7.001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富集成藏机制和主控因素认识不足,制约了勘探实践。基于对准东南地区煤层气地质条件的精细解剖,揭示了研究区煤层气富集特征及成藏机制。研究发现,准南煤系主要发育在天山山前断褶带,受构造控制明显,东西向断层和背斜密集;煤层层数多且与砂岩叠置发育;煤岩孔径较大,孔隙连通性好,煤层含气量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准东南地区主要发育急倾斜煤层构造—水力封堵型混合气富集成藏模式,认为"相对的高压的封闭区是煤层气富集和成藏的有利部位"。故在煤层气勘探中应优选埋深适中的"相对构造高点"和平缓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稳定过渡带,并建议对阜康—大黄山有利目标区开展立体勘探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3203 / 32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深部低阶煤三相态含气量建模及勘探启示——以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层为例 [J].
申建 ;
杜磊 ;
秦勇 ;
喻鹏 ;
傅雪海 ;
陈刚 .
天然气工业, 2015, 35 (03) :30-35
[2]   准噶尔盆地东南部低煤阶煤层气富集条件及主控因素附视频 [J].
孙钦平 ;
孙斌 ;
孙粉锦 ;
杨青 ;
陈刚 ;
杨敏芳 ;
杨银平 .
高校地质学报, 2012, (03) :460-464
[3]   准噶尔盆地低煤阶煤储集层吸附特征及煤层气开发潜力 [J].
蔚远江 ;
汪永华 ;
杨起 ;
刘大锰 ;
胡宝林 ;
黄文辉 ;
车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4) :410-416
[4]   准噶尔盆地低煤级煤层气成藏地质特征 [J].
崔思华 ;
刘洪林 ;
王勃 ;
杨泳 ;
宁宁 ;
桑树勋 .
现代地质, 2007, (04) :719-724
[5]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J].
陈书平 ;
漆家福 ;
于福生 ;
杨桥 .
地质学报, 2007, (02) :151-157
[6]   Unconventional geomechanical testing on coal for coalbed reservoir well design: The Alberta Foothills and Plains [J].
Deisman, Nathan ;
Gentzis, Thomas ;
Chalaturnyk, Richard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08, 75 (01) :15-26
[7]  
Coalbed methane: From hazard to resource.[J].Romeo M. Flor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1998, 1
[8]  
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新进展.[M].孙粉锦; 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9]  
煤层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与实践.[M].赵庆波; 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10]  
中国西北煤层气地质与资源综合评价.[M].杨起[等]著;.地质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