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肝郁证的动物模型研究

被引:14
作者
徐建阳
覃菁
陈慧侬
杨美春
机构
[1] 广西中医学院级硕士研究生南宁
关键词
肝气郁结; 疾病模型; 动物; 综述; 指导性;
D O I
10.13359/j.cnki.gzxbtcm.2004.01.022
中图分类号
Q95-33 [动物学实验(实验动物学)、动物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综述了肝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药物造模法和情志刺激造模法及药物+情志刺激进模法;概述了肝郁动物模型的病理改变,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病理改变。评析了肝郁动物模型研究存在的问题。认为建立符合中医肝失疏泄病理特点的慢性心理应激肝郁模型及肝郁模型评价标准,对动物模型病理改变进行多系统、多病种、多指标及多证型之间的比较观察,将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激怒雌性大鼠内分泌的改变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J].
王希浩 ;
黄保民 ;
张关亭 ;
苗利军 ;
种军 .
四川中医, 2003, (05) :9-10
[2]   畅胃胶囊对肝郁症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张小丽 ;
闫惠勤 ;
李重平 .
华西药学杂志, 2002, (03) :173-174
[3]   证、病结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复制 [J].
肖纯 ;
黄桂林 ;
刘小刚 ;
余跃飞 ;
黄越燕 .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2, (03) :30-33
[4]   肝郁证大鼠中枢神经递质变化的观察 [J].
毛海燕 ;
叶林 ;
叶向荣 .
福建中医药, 2002, (02) :17-18
[5]   中医肝病各证患者的血浆环核苷酸变化 [J].
黎杏群 ;
李学文 ;
陈泽奇 ;
石林阶 ;
李家邦 ;
胡随瑜 ;
陈昌华 ;
张海男 ;
张翔 ;
殷全荣 ;
张花先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1, (02) :4-6
[6]   肝郁证T、B淋巴细胞活性改变及疏肝治疗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陈松 ;
李家邦 ;
朱双罗 ;
李立新 ;
陈继嵩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1, (02) :7-8
[7]   保神开郁冲剂对肝郁证大鼠免疫学机制的影响 [J].
刘莲 .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1, (02) :139-141
[8]   肝郁动物模型肝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观察 [J].
吕志平 ;
刘承才 .
湖南中医杂志, 2000, (05) :61-62
[9]   “肝郁”大鼠血浆TXA2、PGI2水平与肝微循环变化及逍遥散作用 [J].
吕志平 ;
刘承才 .
中国微循环, 2000, (03) :160-161
[10]   肝失疏泄对小肠吸收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张沁园 ;
刘燕池 ;
陈利国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4)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