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隐喻的原理与方法

被引:24
作者
刘风景
机构
[1] 南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隐喻; 法律修辞; 类比推理; 法学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律隐喻是法学家为了理解或解释某一法律问题(本体)而借用其他领域的概念(喻体),以实现从其他知识领域到法律领域的意义转换的思维活动,是法学中常用的定义方式和认知方法。法律隐喻以类比推理为基础,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各种法律现象的有效方法,还有助于培育公众的尊法情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彰显对人性的尊重。运用法律隐喻时,须遵循事物本质,了解其工作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   中国古代的乐与法 [J].
张飞舟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 (04) :24-28
[3]   从契约理论到社会契约理论——一种国家学说的知识考古学 [J].
苏力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3) :79-103
[4]   论重整制度 [J].
王卫国 .
法学研究, 1996, (01) :81-99
[5]   美国法学中的进化论传统 [J].
E·唐纳德·埃利奥特 ;
仁堪 .
环球法律评论, 1986, (05) :20-26
[6]  
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M]. - 文津出版社 , (荷)F.R.安克施密特著, 2005
[7]  
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M]. - 法律出版社[美]凯斯·R.孙斯坦著, 2004
[8]  
法学方法论[M]. - 商务印书馆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
[9]  
法理学[M].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英)韦恩·莫里森(WayneMorrison)著, 2003
[10]  
论演说家[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古罗马)西塞罗(MarcoTullioCicerone)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