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厂排放二氧化碳用于驱油埋存的可行性评价

被引:6
作者
王友启 [1 ]
赵峰华 [1 ]
刘柏林 [2 ]
李顺明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 中国石化股份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CO2捕集与埋存; CO2驱; 有效埋存量; CO2利用系数; 埋存年限;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0.02.008
中图分类号
TE357.45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二氧化碳捕集和驱油埋存是目前解决温室气体减排的可行方法。为分析炼油厂排放的CO2用于油田驱油同时埋存的可行性,通过聚合物驱的吨聚增油和CO2驱油埋存的CO2利用系数2个指标,建立了等效CO2利用系数、CO2等效成本上限、CO2经济极限成本和极限供气距离等计算公式。以N公司所属的炼油厂和油田为例,估算了炼油厂CO2的排放量、捕集量和适合CO2驱油田CO2的有效埋存量。分析结果表明,当CO2利用系数为0.25t/bbl且CO2捕集成本为30美元/t时,炼油厂捕集的CO2用于驱油埋存是可行的,CO2在低渗透油藏的驱油埋存可以达到聚合物驱在高渗透油藏的驱油效果,建议有关油田和炼油厂联合开展CO2捕集和驱油埋存先导性试验。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3+115 +115-1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二氧化碳地质埋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M].沈平平; 廖新维; 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2]   二氧化碳在油藏中埋存量计算方法 [J].
沈平平 ;
廖新维 ;
刘庆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2) :216-220
[3]   二氧化碳埋存与提高采收率的关系 [J].
江怀友 ;
沈平平 ;
钟太贤 ;
安晓璇 ;
乔卫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6) :52-55+114
[4]   不同注采方式下CO埋存与驱油效果优化评价 [J].
张烈辉 ;
杨军 ;
熊钰 ;
符奇 .
天然气工业, 2008, (08) :102-104+147
[5]   二氧化碳混相驱数值模拟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J].
宋道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4) :72-74+115
[6]   CO2捕集和地下封存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 [J].
全浩 ;
温雪峰 ;
郭琳琳 .
煤炭工程, 2007, (12) :75-79
[7]   炼油厂CO2排放现状及回收应用分析 [J].
赵子明 .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7, (01) :29-30
[8]   中国CO2地质埋存条件分析及有关建议 [J].
张洪涛 ;
文冬光 ;
李义连 ;
张家强 ;
卢进才 .
地质通报, 2005, (12) :110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