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部断裂系研究及其物理模拟实验证据

被引:9
作者
孙龙涛
孙珍
詹文欢
孙宗勋
赵明辉
夏少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南海西部; 断裂系; 模拟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南海西部断裂系是由四条典型的走滑断裂所组成的断裂系统,是南海扩张的西部边界.此断裂系主要是在白垩纪以来的印-藏碰撞、新生代印支挤出和南海扩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通过模拟实验,探讨此断裂系的成因、演化过程,认识到此断裂系经历了五期构造运动.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红河断裂带的新生代变形机制及莺歌海盆地的实验证据 [J].
孙珍 ;
钟志洪 ;
周蒂 ;
丘学林 ;
吴世敏 .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02) :1-9
[2]   南沙微板块边界的动力学演化 [J].
刘海龄 ;
孙岩 ;
郭令智 ;
周蒂 ;
张伯友 ;
舒良树 ;
张毅祥 ;
杨树康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 (05) :95-103
[3]   莺歌海盆地周边区域构造演化 [J].
郭令智 ;
钟志洪 ;
王良书 ;
施央申 ;
李华 ;
刘绍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1) :1-12
[4]   南海南部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与构造演化 [J].
杨木壮,吴进民 .
热带海洋, 1996, (02) :45-52
[5]   南海西南走滑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钟广见,吴进民,王嘹亮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5, (04) :495-502
[6]   红河-哀牢山断裂带——喜山期陆内大型左行走滑剪切带 [J].
吴海威 ;
张连生 ;
嵇少丞 .
地质科学, 1989, (01) :1-8+109
[7]   南海北部边缘叠合式盆地的发育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茹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8, (01) :22-31
[8]   南海中央海盆条带磁异常特征及构造演化 [J].
吕文正 ;
柯长志 ;
吴声迪 ;
刘建华 ;
林长松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7, (01) :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