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几种人工混交群落乔木层结构及动态

被引:8
作者
潘开文
刘照光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暗针叶林;采伐迹地;人工混交群落;乔木层;结构及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4 [森林群落];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四川西部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几种人工混交群落乔木层结构及动态的研究结果如下:云杉的胸径DBH(是白桦的0.39倍)是青的1.5~2.0倍、川西云杉的1.1倍、四川红杉的1.4倍,其树高(h/m)(是白桦的0.77倍)是青的1.4~1.6倍、川西云杉的1.1倍、四川红杉的1.2倍,其平均株净生产力(Pind/m3·a-1)(是白桦的0.08倍)是青的3.18~5.47倍、川西云杉的1.39倍、四川红杉的2.18倍.人工更新的白桦+云杉+青混交林、云杉+四川红杉混交林、云杉+青+川西云杉混交林、云杉+青+油松+华山松混交林在自然状态下,朝着以云杉为主的森林群落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植被生态学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植被生态学研究编辑委员会编辑, 1994
[2]  
川西北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研究[M]. 四川民族出版社 , 刘照光主编, 1991
[3]  
四川森林生态研究[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承彪主编, 1990
[4]  
四川植被[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四川植被协作组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