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地区近30年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与价值变化

被引:37
作者
张文广
胡远满
张晶
刘淼
杨兆平
常禹
李秀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水源涵养; 经济价值; 岷江上游;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7.0191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岷江上游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别,将该区森林植被划分为暗针叶林、其它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林等4个类型,利用年降雨量、林冠截流量数据、径流系数以及“影子价格”等方法,计算和评述了该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效益;并利用遥感4期影像分析了岷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2000年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年水源涵养量最高,为1·3892×1010m3,经济价值为93·07亿元。去除降雨量的影响后,在各时期年降雨量为705mm的情况下,岷江上游地区1986年的水源涵养量最高,为1·3348×1010m3,经济价值为89·43亿元;1995年水源涵养量下降,为1·2320×1010m3,经济价值为82·54亿元;2000年水源涵养量及经济价值与1995年基本持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岷江上游森林景观受到人为的严重破坏,而随后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加强了人工植被恢复建设,改善了森林生态系统,使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有所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063 / 10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