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低温下育性表达规律研究

被引:39
作者
廖伏明
袁隆平
机构
[1]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培矮64S; 低温; 育性表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藉人工气候室的人控光温条件,对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培矮64S在22.0~23.0℃的低温下的育性表达规律进行了连续2年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23.0℃的低温仅能导致培矮64S花粉不育度的明显降低,而22.5℃和22.0℃的低温则不仅能导致花粉不育度的下降,而且还能诱导一定程度的自交结实;培矮64S的育性温度敏感终止期为幼穗分化第6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育性温度最敏感期为幼穗分化第4~5期(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培矮64S具有光敏性,其临界光长处于13.50~13.38h之间,光敏温度范围为23~28℃;对于农艺性状已经稳定的高世代培矮64S而言,其控制育性表达的遗传基础尚不纯,表现在来源相同的不同株系间或同一株系内不同单株间在低温下育性表达存在显著的差异,且低温强度加大,这种差异就更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成株搬移和低温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抽穗期的影响研究 [J].
廖伏明 ;
罗孝和 .
杂交水稻, 1998, (01) :23-25
[2]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7, (06) :4-9
[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遗传纯化的策略探讨 [J].
廖伏明 ;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6, (06) :3-6
[4]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Ⅲ.两系杂交水稻的选育附视频 [J].
罗孝和,白德朗 .
湖南农业科学, 1996, (02) :5-8
[5]   实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稳定性鉴定方法的初步研究Ⅰ.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的光温反应分析 [J].
邓启云,欧爱辉,符习勤,朱全仁 .
杂交水稻, 1996, (02) :23-27
[6]   湖南新选育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材料的育性研究 [J].
陈良碧,周广洽,黄亮 .
杂交水稻, 1994, (05) :23-26+30
[7]   培矮64S在云南的育性表现及其利用研究 [J].
杨怀礼 ;
朱建军 .
杂交水稻, 1994, (02) :11-14
[8]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稳定性研究 [J].
张自国,曾汉来,杨静,卢开阳 ;
熊凤鸣,喻法金 ;
朱祖德 .
杂交水稻, 1994, (01) :4-8
[9]   导致不育临界温度低的两用不育系培矮64S [J].
罗孝和 ;
邱趾忠 ;
李任华 .
杂交水稻, 1992, (01)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