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百会穴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被引:36
作者
姚宝农
机构
[1]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百会穴; 艾灸疗法; 血脂; 血液流变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艾灸百会穴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9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30例。对照Ⅰ组予单纯西医治疗,对照Ⅱ组在对照Ⅰ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Ⅰ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百会穴治疗,3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脑血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血脂、血液流变学、脑血流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较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改善更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结论艾灸百会穴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治愈、好转率,降低致残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369 / 1371+1374 +13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腧穴热敏化的临床应用 [J].
陈日新 ;
康明非 .
中国针灸, 2007, (03) :199-202
[2]   艾灸百会穴对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J].
任秦有 ;
赵宁侠 ;
郭瑞林 ;
李娟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 (03) :48-49
[3]   艾灸百会穴对中风偏瘫病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J].
李爱华 ;
万志杰 .
中医药学报, 2003, (02) :27-27
[4]   压灸百会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J].
庄礼兴 ;
童娟 ;
李月梅 .
针刺研究, 2000, (02) :124-126
[7]   灸法对经络感传作用的探讨(856例观察总结) [J].
周楣声 .
中国针灸 , 1982, (03) :20-22
[8]  
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日新, 2006